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助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月8日,在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贺丽老师和黄雪梅老师的领导下,绵阳师范学院“绿进沙退 点沙成金”项目团队前往若尔盖地区,开展多模式斜坡灌木样方栽种试验。本次试验聚焦于评估不同灌木组合及种植模式在沙化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将为治理沙化方案提供科学数据,深化理论研究,形成理论框架和方法。
“绿进沙退 点沙成金”团队实地调研
团队在深入调研不同地形沙化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地形的自然条件、沙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决定以因地制宜为治理策略,针对不同的地区类型,设置多个样方对照实验,科学评估不同灌木配置方案的治沙效果。
在科学实验环节,为研究不同地势和灌木搭配种植模式对沙化治理的效果,以若尔盖县实验山的沙地土壤为考察对象,开展了试验研究。本试验以不同坡位为对照处理,设置上中下三组10×10米样方进行对照观测,具体分组处理如下:第一组采用单一种植沙棘的品字形配置模式;第二组采用金露梅与沙棘混交的品字形配置模式;第三组采用金缕梅与沙棘混交的随意种植模式。
团队划分试验组别
下一步,团队将对各治沙模式下各样地中设置的样方灌木恢复情况进行调查,以水源涵养、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沙丘移动等构成要素层,对治理模式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利用环刀获取土壤0-20cm层土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容重和相关理化指标,同时对样方内的植物进行完全收割,带回实验室烘干后测定植物生物量。通过长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团队将可以对比出不同灌木搭配种植模式在防风固沙、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方面的效果差异,寻找出不同地形的最佳治沙模式。
本次试验结果将探索出针对不同地形区域的种植沙化治理模式,为若尔盖沙化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指导,以及为沙漠化治理提供经验,完善并发展沙地改良优化技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